实时:项脊轩志的原文翻译_项脊轩志 文言文的翻译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2-11 07:59:28

1、原文翻译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

2、屋里仅仅一丈见方,只可容纳一个人居住。


(资料图)

3、这是已有上百年的老屋子,(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雨水也往下流;每当移动书桌时,左看右看没有可以安放的地方。

4、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天一过中午就已经昏暗。

5、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

6、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照,室内才明亮起来。

7、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

8、书架摆满了书籍,我安居室内,吟诵诗文,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阶前却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前面去也不离开。

9、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花影摇动,很是可爱。

10、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值得悲伤的事。

11、 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

12、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

13、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

14、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

15、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

16、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 对她很好。

17、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常常来。

18、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19、”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 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

20、”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

21、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长久没有得到功效,这孩子长大,就可以有指望了呀!”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会用到它!”回忆起旧日这些事情,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22、 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

23、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

24、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25、 我说:“蜀国的寡妇清继承并守住了朱砂矿,利润天下第一。

26、后来秦朝皇帝为她建造了怀青台。

27、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诸葛亮从隆中起家,当诸葛亮和清在角落不被人知道的时候,世人怎么能够知道他们两?我渺小地在项脊轩,正扬起眉毛眼睛一睁一闭,以为会有奇特的景象,知道这种情况的人认为我和浅井的青蛙有什么区别。

28、 我已经作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

29、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阁子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

30、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依靠,就派人再次 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

31、然而此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32、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高高挺立,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33、分段赏析 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

34、轩,小的房室。

35、归有光的远祖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

36、作者把小屋命名为项脊轩,有纪念意义。

37、“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38、接记物、事来表达作者的感情。

39、 撷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言志。

40、 他的风格“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借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感情。

41、此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42、 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

43、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

44、在这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

45、 修葺后的项脊轩迷人可爱,令人留恋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

46、 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充满了诗情画意: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射在新修的围墙上,从新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白天,在小屋或仰或躺,或长啸或吟唱悠然自得;有时,静静地独自端坐,可以清晰地聆听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庭院前幽静的环境,吸引着小鸟常来觅食,有人来了也不愿飞走;每当农历十五的晚上,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院前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在墙上,有如一幅清淡优美的水墨画,而且是活的水墨画!--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之极。

47、 第二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

48、“多可喜亦多可悲”,家世之痛,思亲之情。

49、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通过老妪忆母,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使作者禁不住潸然泪下(“余泣”);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更是让自己忍不住要大哭一场。

50、 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

51、 第三段,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情,是写“悲”的进一步补充,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作者埋头苦读,要实现理想的期望。

52、 第四、五段,是补写,通过补叙,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53、这一部分意在写悲,却先极力叙写当年两人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以“喜”衬“悲”,衬托今日丧妻的悲哀。

54、最后,托物抒情,借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寄托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

55、 三世变迁--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归家三代变迁的情况的? 此文通过记作者青少年时代的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 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交织成篇,以生活中的一桩桩琐事,尽现了祖母、母亲、妻子三代人与作者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归家中三世变迁的沧桑。

56、这里,重点从归家家庭衰落的一些表象描写中加以分析。

57、 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反映归家家庭的败落。

58、归家原本庭院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

59、自从“诸父异爨”后,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四分五裂之状)。

60、先用篱笆相隔,后来更用一堵堵墙壁阻断往来(“始为篱,已为墙”)。

61、尤其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厅’非‘庭’也)”,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62、 另外,写祖母到项脊轩来,鼓励作者读书求仕,光宗耀祖这件事,同样可透析出归家家道衰落的状况。

63、归有光祖母的祖父曾在宣德年间担任朝廷官员(太常寺卿),而如今,“吾家读书久不效”,儿辈们科举无望,反以分家为能事,闹得个钟鸣鼎食之家四分五裂,乌烟瘴气,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孙儿归有光的身上了。

64、 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65、”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下一篇:

  • 热门推荐

Copyright   2015-2022 太平洋日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