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汶川地震幸存女孩“春游哥哥”牛钰,通过视频自述遭遇网暴。在她公开的私信中,有人用恶毒的言语对她骚扰、谩骂、侮辱。次日,四川残联表示,已经和牛钰进行沟通,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网暴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我们也并不是第一次见识到网暴的伤害。自以为正义的看客,轻飘飘的一句发言,对于个体的伤害都将是巨大的。
(图/当事人账号)
(资料图)
长期以来,网络暴力的施暴者隐藏在“法不责众”的盾牌之下,自诩为正义,实则以一个无辜的他者,作为个人情绪的宣泄口。在这样的网络狂欢之下,无数的流言和谩骂可以隐于人群,全身而退,徒留受害者自证清白,舔舐伤口。
网络暴力甚嚣尘上,一个普通人,有可能因为发色、穿着、动作、言语,就遭受铺天盖地的恶意。经过网络的放大,没有任何人的生活经得起推敲。而受害者自我保护的途径,现在仍不完善,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
【1】9秒钟视频造成的伤害,可能需要一生来平复
“人生被改写需要多久?只需要短短9秒钟。”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孔凡宇感慨。2020年7月,杭州的一位女士因为取快递被造谣成“寂寞少妇出轨快递小哥”,引发了大量低俗、淫秽评论,当事人遭遇网络暴力。
谣言的起源,是一段9秒钟视频,当事人取快递时被偷拍,加上始作俑者在微信群里上传捏造的聊天记录截图,在网络社群疯狂扩散。而从发出检察建议起算,检察机关足足用了191天去抚慰这段伤痕。而当事人陷入舆论旋涡,这造成的伤害也许需要几年、十几年来平复。
就在前几日,演员黄磊的女儿黄多多在理发店的照片被广泛传播,这个17岁的女孩被指染了金发,引起了许多质疑。
(图/多妈7788)
实际上,照片中的金发女孩并不是黄多多。即便是她,化妆、染发、穿衣原本是个人自由,不会对他人造成影响和伤害,为何要受到干涉和指责。虽然她是未成年人,但作为监护人的父母尚且没有提出异议,网友的指指点点,甚至到了侮辱、谩骂的程度,实属越了边界。
染发遭网暴、被造黄谣并不只是针对明星子女,普通人也有可能成为攻击的对象。24岁杭州女孩郑灵华取得了研究生录取证书后,将自己与爷爷的合照发在个人社交平台,却被人转发、造谣,因此受到汹涌而来的攻击和谩骂。
有人将目光聚焦到她的粉色头发上,凭此认定她染头发不配做老师,还有人编造她是“陪酒女”,和爷爷“老少恋”。郑灵华勇敢地实名回击谣言和偏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可最终没能扛过网暴带来的伤害,选择了离开人世。
(图/钱江晚报)
网暴的大锤早已越过了法律的边界,可以因为头发的颜色、一个耳洞、一张照片,就不容反驳地,向一个普通人砸下。施暴者可以自诩正义,隐藏在人群中不受惩罚,寻找下一个攻击对象。受害者疲于自证,能寻求的帮助少之又少,心理的创伤只能独自消化。
【2】不要成为压弯骆驼的稻草和引发雪崩的雪花
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提到,最高检指导浙江检察机关办理的“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建议公安机关“以诽谤罪立案,推动自诉转公诉”。
这是一份具有转折意义的检察建议,它首次明确将恶劣的网络暴力界定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并且首次在当事人已经自诉的情形下,依然建议转为公诉程序。
(图/视觉中国)
这带给我们一些信心,而前路依然漫长。我们应当思考的是,如何采取措施,以社会力量对施暴者加以约束,防止网暴的频繁发生,同时也要为受害者提供可以保护自己的方法。
所谓“人言可畏”,在见识到一次又一次网络暴力所引发的伤害,被害人的隐私被暴露,心理受到创伤,甚至到了抑郁、自杀的境地。我们不能再视而不见,认为网络暴力不是暴力,心理创伤不是创伤,这并不是“一句话的事”。
网络暴力如何界定,除了造谣、谩骂之外还存在哪些形式,如何取证,施暴者将得到怎样的惩处,不能让“法不责众”成为施暴者的保护伞。如果遭遇网暴,一个普通人可以如何保护自己。这都是在法律层面需要完善的部分。
在平台层面,如何在网暴造成更大危害之前加以遏制,如何对施暴者加以惩戒,受害者在遭受网络暴力后如何取证,如何投诉维权,还需要我们加以思考和改进。
作为普通民众,我们应当学会保持谨慎和善意,在事实清晰前,不做揣测,不轻易批判,对虚假和涉及人身攻击的信息提高甄别能力,不传播,不扩散,不做压弯骆驼的稻草和引发雪崩的雪花。
九派新闻编辑方雨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Copyright 2015-2022 太平洋日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