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观察:A股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 广东“硬科技”企业上市提速

来源:读创 时间:2023-04-11 09:17:51

4月10日,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10家企业上市,上市仪式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连线举行。至此,股票发行注册制全面落地,为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全面注册制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是发展直接融资的关键举措,也是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注册制试点至今,广东190家公司通过注册制上市。注册制为广东产业、企业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广东如何抓住全市场注册制改革“东风”,赋能高质量发展?

190家粤企通过注册制上市

“注册制改革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根本性的,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大幅提升,市场结构和市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市场活力和市场韧性明显增强,给市场参与各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在4月10日举行的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说。

当日,在深交所敲钟上市的中电港董事长周继国切身感受到了这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2月20日,公司材料正式平移至交易所;3月13日上会;3月16日获得注册批文;4月10日挂牌上市。“我明显感受到注册制下审核效率的提升,时间可预期更强。”

来自中金公司的数据显示,注册制审核周期较核准制下的审核周期有较为明显的缩短。2022年,注册制下企业从申报受理到发行上市的时间平均约为392天,而核准制下企业平均需要花费482天。

上市效率的提升,为更多粤企打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综合广东证监局、深圳证监局的数据,截至目前,广东共有A股上市公司845家,其中190家通过注册制上市;距首批科创板公司通过注册制上市不到4年的时间里,广东上市公司通过注册制上市的比例已经超两成,达到22.49%。

“全面注册制在充分信息披露基础上,审核流程和时间更加明确,进一步提升企业上市融资的效率和可预期性,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广发证券投行业务管理委员会执行董事、保荐人杨华川表示。

注册制下,粤企的融资需求被进一步满足。以2022年为例,广东企业IPO(含北交所公开发行)融资额851.43亿元,融资额创有史以来的新高,仅次于北京,居全国第二。

亿道信息是通过注册制登陆资本市场的粤企之一。该企业董事长张治宇说,公司研发投入长期而巨大,有了资本市场的融资“加持”将获得更多融资资源,从而产生更大的价值。“随着注册制的全面实行,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对接资本市场,获得发展‘加速度’。”

全面注册制的征程已然开启,未来,更多粤企将乘着注册制改革的“东风”在资本市场破浪前行。正如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所说:“全面注册制改革夯实了直接融资体系的制度基石,将提升投融资效率,提升资本市场有效性,更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企业的差异化发展,以及它们在不同周期的融资需求。”

注册制上市公司创新成色足

“注册制从试验田走向全市场,必将有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股票发行制度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基础制度之一,4年多的探索稳健而富有成效,让一大批高成长性的硬科技企业脱颖而出。

仅以2022年为例,A股新增上市公司中“专精特新”企业的占比接近四成;这一比例在科创板、北交所更高,分别达到52.8%、45.8%。

这一现象在广东尤为明显。2022年是广东A股IPO的丰收年,新增上市公司不仅数量排名全国第一,且科技属性强、创新成色足。当年新增78家公司均属于高新技术类企业,其中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72家,占比达92.3%;新增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分别为33家、18家、13家。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在广东,资本市场改革正与产业创新发展同频共振。

“广东2020年提出重点发展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双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成为未来几年新增上市公司的重点产业领域。”杨华川举例道,2022年上市的信息技术企业中有7家来自广州。其中,创下当年最大IPO融资记录的云从科技为国内AI小巨头,凡拓数创、宏景科技、杰创智能等则分别在AI不同的细分领域发光发热,助力广州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此外,本次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中电港也属于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其所处的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分销领域是联系上下游的中枢环节,在国际分工和竞争中至关重要。

“在当前复杂的环境中,稳定畅通的供应链渠道重要性更为突出。借助注册制改革东风,中电港以做大做强核心主业为目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提升供应链韧性,振兴民族产业作出更大贡献。”中电港董事长周继国向记者表示。

在广东省社科院财政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礼看来,受益于全面注册制落地,广东将围绕“10个支柱产业+10个新兴产业集群”,采取自主培育及外部引入等方式,进一步助推“硬科技”“三创四新”“专精特新”广东企业上市,加快构建“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推动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围绕产业转型挖掘上市企业

立足当下,广东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业内人士认为,乘着全市场注册制的“东风”,广东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服务产业升级、强链补链,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李礼认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版图中第一集团军,广东板块具有软硬件兼备的发展优势:“首先,在硬件方面,广东有深交所、上交所南方中心、‘新三板’华南基地以及区域性股权市场组成的多资本市场体系;其次,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新经济发展蓬勃;再次,在软件方面,营商环境和配套支持政策相对完善。”

他建议,针对拟上市公司,要进一步完善广东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建设,加强分层,按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定向培育,并着力做好跟踪服务工作;针对已上市公司,要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做优做强。

“要通过自主培育及外部引入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型、创新型新经济业态的扶持力度,引领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孵化培育优秀企业。”杨华川指出。他还建议,建立并加强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间的联系沟通,协调上市过程中涉及的股权变更、土地使用、环保、合规证明等事项,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继续为企业上市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

事实上,近年来广东各地市在挖掘上市后备企业资源方面纷纷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广州的上市“领头羊”计划、佛山的上市倍增计划“添翼行动”、东莞的“鲲鹏计划”……推动全省形成“成规模、有特色”的上市后备企业梯队。截至2023年2月底,广东证监局辖区拟上市公司241家。

多位业内人士不约而同提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从源头抓起,作为“引路人”和“守门人”的中介机构的力量要积极调动、责任要充分压实。“不能像过去一样主要看成熟企业,而要主动去发现和培育初创型企业,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挖掘项目,为掌握高科技、‘卡脖子’技术的企业做好护航。”中金公司广东地区业务负责人潘志兵指出。

数读

注册制先后在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试点,4年以来支持科技创新成效凸显,逾1000家公司通过注册制发行在A股上市。

截至2月20日,50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IPO募资7648亿元,全部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

截至2月20日,通过注册制上市的418家创业板公司中,有385家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92%,累计募资3690亿元。

截至2月20日,171家北交所公司中有165家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96%,累计募资331亿元。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张莹

审读:乔会青

上一篇:

下一篇:

  • 热门推荐

Copyright   2015-2022 太平洋日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